剛剛睇完十四歲媽媽,由第一集後半開始一路喊到尾,好彩只係十一集,如過多幾集,我一定喊到盲。連我個唔係好睇電視既老公都話套戲寫得好細緻,真係值得睇。d套戲有幾樣野我地同好有同感:
未希係為左見孩子一面而唔去墮胎 – 雖然我同未希唔同,但當我有左軒軒時,成日都幻想軒軒係點樣,成日都好想快d見到佢。
有一幕未希摸住個肚講:媽媽既生命係因孩子既生命而來 – 我覺得有左軒軒我自己既生存係為佢而生,孩子係我既生命,決一不可。
另一幕未希話有左孩子有了家既感覺 – 未有軒軒前,爸爸同我係兩個獨立既人,我唔係姓黃既,自軒軒出世後,三個個體成為一個,我地係姓黃既,所有既事都以我地個家出發。
未希面對重重困難,到最後佢都憑自己既信念(very positive) 將孩子生出黎,將人地覺得不可能既事變成可能,而佢 d 個信念係黎自屋企人 – 我自己係好悲觀,樣樣都唔好能,只要人地話無可能,我就唔做,但爸爸話比我聽只要信自己得就得架啦。所要我地要以 d 個信念去讓大軒軒,比軒軒有好似未希既樂天,跌左要起番身。